一、总体防控策略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药用原料质量安全, 中药材种植中防控有害生物,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优先采用生态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当必须使用农药时,应按有关规定科学、安全、合理使用。一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二是严格按农药登记批准范围使用,并遵守农药使用的剂量、次数、安全间隔期等规定,有效控制农药残留。三是遵守农药禁限用规定,不使用禁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四是重视靶标抗性管理,采取生化协同、使用混剂、轮换用药等技术措施,减缓靶标抗性产生发展。五是科学评估临时用药,依规备案使用。对于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可结合当地病虫害防治需要,通过作物安全性、靶标有效性、农残风险性等评估,选择适宜的临时用药产品,供种植生产中应急使用。六是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各地农技部门应做好安全用药指导和培训,加强农药使用风险监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并上报。
二、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1.生态防治。一是适区种植。产地种植条件应尽可能接近药材的原生环境,特别是温度、降水、土质、地势、遮荫、防冻等要素,应能满足药材健康生长及药用质量需要。二是菌肥调土。连作容易导致土壤中自毒物质含量增加、有益菌群结构失衡,使药材病害逐年加重。应注意合理轮作,并使用含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黄腐酸等成分的菌剂、菌肥,预防根部病害、改良土壤微生态及理化性状。三是堆肥腐熟。未腐熟的堆肥中土传病害较多,且吸引蛴螬、蝼蛄、根蛆等地下害虫的成虫产卵,导致幼虫孵化后直接危害药材根茎,加重根腐、枯萎等病害发生。堆肥应充分腐熟及时深施。
2.农业防治。一是遴选种源。从种质源头控制病虫发生,严格筛选无病虫的健康种苗及抗病品种用于生产。二是控施水肥。根据药材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控施水肥,避免大水漫灌或单施过量氮肥。三是清洁田园。生产季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有害生物滋生场所;入冬前后将田内杂草和药材残株清理干净,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尽可能降低病虫越冬基数。
3.理化诱控。一是灯光诱杀。蛴螬、地老虎、蝼蛄的成虫有趋光性,夜间可采用诱虫灯进行诱捕、诱杀。二是色板诱杀。蓟马、韭菜迟眼蕈蚊等害虫飞翔能力较弱,且对蓝色或黄色有趋向性,可每亩放置 25 块~30 块粘虫板进行诱杀。三是性素干扰。在食心虫、豆荚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交配期释放迷向素,干扰雄蛾交配活动,可起到减少受精卵量、压低次代发生基数的效果。
4.生物防治。一是病前预防。寡雄腐霉、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具有营养竞争、抑制生长、重寄生、促进生长等作用,在防控病害方面主要通过数量增殖来竞争生存空间,抑制有害菌生长,宜在药材发病前施用。二是生化协同。部分微生物制剂在单用时防效较低、速效性差,且药效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最好采用化学药剂与之配合使用,既能提高药效、保证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次数。例如,哈茨木霉与精甲霜灵、啶酰菌胺、多菌灵、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克菌丹混用有增效作用,但不能与磷酸二氢钾、钙肥、铜制剂合用;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与吡虫啉、甲维盐、茚虫威混用有增效作用。三是一药多效。苦参碱、蛇床子素、d-柠檬烯等药剂,既有抗病活性又有杀虫作用; 印楝素既有驱避活性又有毒杀作用,在生产中可视实际情况适量减少有关药剂的使用次数。
5.化学防治。一是合理选药。在药材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使用克百威、氧乐果、三氯杀螨醇等禁用农药。二是精准防治。生产应通过田间观测,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研判最佳防治时机,避免盲目打药。当达到防治指标时要及时用药。三是控制农残。为降低生药中农药残留,应避免随意加大农药用量、增加使用次数,注重采取抗性管理措施;农药标签中对安全间隔期有明确规定的,在采收时要严格遵守。
三、临时用药参考建议
黑龙江省的中药材种植品类较多, 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普遍缺少登记农药可用。为化解这一现实矛盾,依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农(农药)〔2020〕37 号通知》相关要求,结合我省近年生产用药调查数据及中药材(特作)绿色防控药剂试验筛选的初步结果,提出部分应急使用的农药和菌肥菌剂,以供生产进一步验证遴选。
1.预防根茎病害的肥药。(1)哈茨木霉(T-22 根部型)、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9912。应用作物:赤芍、百合、人参。防治对象:预防根腐病、促生增产。用法:移栽蘸根、灌根。(2)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作物:平贝、百合、板蓝根、人参、蔓越莓。防治对象:预防根腐病、枯萎病、促生增产。用法:对种畦(沟)喷雾,然后覆土;颗粒剂撒施。(3)多粘类芽孢杆菌。应用作物:防风、平贝、百合、人参。防治对象:预防根腐病、枯萎病、促生增产。用法:播种沟喷雾,喷后覆土。(4)嘧菌酯。应用作物:赤芍、平贝、百合、板蓝根、人参、黄精。防治对象:预防根腐病、枯萎病、疫病。用法:对种畦(沟)喷雾,然后覆土。(5)甲基硫菌灵+噻虫嗪、噻虫胺。应用作物:百合、平贝。防治对象:预防根球腐烂病、枯萎病、刺足根螨、韭蛆、生根增产。用法:药剂兑水稀释,对种球喷雾;或浸种 20 分钟,阴干后播种。(6)噻·咯·嘧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应用作物:百合、平贝、黄精。防治对象:预防根球腐烂病、枯萎病、刺足根螨、韭蛆、生根增产。用法:兑水稀释,喷淋后阴干。(7)棉隆+可施可力肥 (枯草芽孢杆菌缓释颗粒)、968激抗菌肥(细黄链霉菌)、芳土乐菌肥(哈茨木霉、淡紫紫孢菌、短小芽孢杆菌)。应用作物:百合、平贝、人参。防治对象:预防根球腐烂病、枯萎病、菌核病、黑斑病、线虫、杂草,活化土壤、生根增产、抗连作障害。夏播或秋播前,对床土覆膜熏蒸,揭膜散气后撒施菌肥,落种覆土。(8)啶酰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应用作物:平贝。防治对象:黑腐病(菌核病)。对种球喷雾或喷淋土壤。(9)三氟吡啶胺。应用作物:平贝。防治对象:黄腐病(镰刀菌)。对种球喷雾或喷淋土壤。
2.防治茎叶病害的药剂。(1)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G-41叶用型)。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促生增产。用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2)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白粉病、锈病、灰霉病、软腐病、霜霉病,促生增产。用法:发病前叶面喷雾。(3)寡雄腐霉。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疫病,促生增产。用法:发病前叶面喷雾。(4)蛇床子素。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白粉病、霜霉病、菜青虫、小菜蛾。用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5)茶·黄素(茶皂素、小檗碱)。应用作物:防风、黄芪、百合。防治对象: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细菌性枯萎病。用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或灌根。(6)嘧菌酯。应用作物:黄芪、平贝、百合、赤芍、板蓝根、五味子、人参、西洋参。防治对象: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黑斑病。用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7)啶氧菌酯。应用作物:平贝、百合、赤芍、板蓝根。防治对象:锈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用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应用作物:板蓝根、人参、五味子。防治对象:霜霉病、黑斑病、白粉病。用法: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茎叶喷雾。也可与申嗪霉素、啶酰菌胺、嘧菌酯、噁酮·霜脲氰、烯酰·唑嘧、氯氟醚·吡唑酯、唑醚·氟酰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苯菌酮等药剂轮换使用。
3.防治食叶害虫的药剂。(1)白僵菌。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小菜蛾、蝗虫、蚜虫、白粉虱。用法:于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2)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菜青虫、小菜蛾、蝗虫、黄条跳甲、大麻跳甲、蚜虫。用法:于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3)苏云金杆菌 G033A。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菜青虫、小菜蛾、豆荚螟、食心虫、玉米螟、黄条跳甲、大麻跳甲。用法:于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4)苦参碱。应用作物:通用。防治对象: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用法:于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5)吡虫啉。应用作物:苍术、百合、防风、板蓝根。防治对象:蚜虫、蓟马、白粉虱。用法:于低龄幼虫期,喷雾防治。(6)四聚乙醛。应用作物:人参、西洋参。防治对象:蜗牛、蛞蝓。用法:畦面间隔40 厘米~50 厘米条施或点施,黄昏或雨后施药效果最佳,避免雨前用药。(7)松脂酸钠、噻嗪酮等。应用作物:五味子。防治对象:介壳虫。用法:五味子萌芽前,采用松脂酸钠对茎基及土壤表层喷雾;介壳虫出土期,采用噻嗪酮与吡丙醚、噻虫胺、螺虫乙酯轮换使用,全株喷雾。
4.防治根茎虫害的药剂。(1)绿僵菌颗粒剂。应用作物:百合、平贝、玉竹、赤芍、板蓝根。防治对象:地老虎、根蛆、韭蛆等地下害虫。用法:随播种、移栽均匀撒施。(2)噻虫嗪、噻虫胺颗粒剂。应用作物:板蓝根、百合、平贝、赤芍、玉竹。防治对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生根增产。用法:随播种、移栽均匀撒施。(3)吡虫啉颗粒剂。应用作物:百合、平贝、防风。防治对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等地下害虫。用法:随播种、移栽均匀撒施。(4)吡丙醚·噻虫胺、辛硫磷。应用作物:通用。危害初期,茎基喷淋或灌根一次。防治对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
5.化学除草药剂。沙壤土苗前施用除草剂易发生药害,原则上不建议使用。(1)精喹禾灵。用于板蓝根、黄芪、苍术、赤芍、防风、柴胡、白鲜、桔梗、火麻、黄芩田。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用法:禾本科杂草 3 叶~5 叶期,茎叶喷雾。(2)高效氟吡甲禾灵。用于板蓝根、黄芪、苍术、赤芍、防风、柴胡、平贝、百合、桔梗、白鲜、火麻、蔓越莓、紫苏田。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芦苇。用法:杂草 3 叶~5 叶期,茎叶喷雾。(3)烯草酮。用于板蓝根、黄芪、苍术、赤芍、防风、柴胡、桔梗、火麻、蔓越莓田。防治对象:禾本科杂草。用法:杂草 3叶~5 叶期,茎叶喷雾。(4)嗪酮·乙草胺。用于平贝、百合、玉竹田。防治对象:一年生杂草。用法:平贝夏眠期,其它药材出苗前,土壤喷雾。(5)二甲戊灵。用于平贝、百合、玉竹、赤芍、苍术、板蓝根、水飞蓟、黄芪、紫苏、白鲜、桔梗田。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部分阔叶杂草。用法:药材出苗前,土壤喷雾。(6)草甘膦。用于平贝、蔓越莓田。防治对象:杂草。用法:平贝夏眠期,对杂草定向喷雾;蔓越莓田涂抹高位杂草。(7)扑草净。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用于防风、苍术、白鲜田苗前土壤喷雾;防风苗后早期茎叶喷雾。(8)灭草松、草除灵、2 甲4 氯。防治对象:一年生阔叶杂草。用于黄芪田,苗后茎叶喷雾。(9)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防治对象:一年生禾本科、阔叶杂草。用于火麻、水飞蓟、赤芍、玉竹、人参田苗前土壤喷雾。(10)乙氧氟草醚。防治对象: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及稗。用于紫苏田苗前土壤喷雾。(11)甜菜安·宁。防治对象:一年生阔叶杂草。用于水飞蓟田苗后茎叶喷雾,可与氟胺磺隆混用,扩大杀草谱。(12)氟乐灵。防治对象:一年生杂草。用于板蓝根、月见草,土壤喷雾后立即混土,间隔 5 天~7 天后播种。由于中药材种植品类较多,附加值较高,且种植条件较为复杂,因此采用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控时,建议采取小面积试验后再进行大面积应用。
6.调控生长制剂。(1)抗植株早衰、提高药材折干率。应用作物:平贝。采用氯化胆碱或解淀粉芽孢杆菌液肥,于初次去蕾后开始茎叶喷雾,每季用药3 次,每次间隔 7 天~10 天。(2)抗倒伏、增加产量。应用作物:百合。采用氯化胆碱、调环酸钙,于初次去蕾后开始用药,叶面喷雾3 次,每次间隔 7 天~10 天。
四、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通常选择中药材种植的代表性场景,对生产过程进行关键控制点及危害分析,明确相关的防控靶标及风险因子,设定必要的绿色植保技术措施及控制标准,集成组装为全程绿色防控预案。具体应用还需根据防治成本、实际效果、植保日志等进一步增减完善。下表为板蓝根全程绿色防控的示例,仅供参考。
附:
板蓝根全程绿色防控预案(V2.0.24)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同江市老科协刘东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