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老科协政法分会副会长 毕维有
2025年8月20日
进入老科协群众组织后,除参与老科协组织的各项调研活动,为市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外,从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角度出发,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工作,作为自己老有所为和应尽的职责。
一、潜心编写送法进校园讲稿
到检察院工作之前,我从事教育工作19年。其实,我一生一直在从事关爱青少年成长这一神圣的工作。19年教师工作,没有离开过青少年,在校园里送走了我的青春年华。15年的检察官岗位也经常接触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面对一桩桩、一件件青少年触目惊心的犯罪案件,沉思中我意识到不学法、不懂法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遭受不法侵害的主要原因。因此,进入老科协组织后,我主动为自己加担子,把送法进校园作为一名政法战线退下来的老科协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为了保证送法进校园的质量,我用近半年多时间搜集讲法资料,数次回到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深入到法院刑事审判部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查阅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相关资料,收集了一些典型案例,潜心编写出了《青少年不良行为及后果》《青少年怎样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和家庭财产安全》《预防校园欺凌》以及《青少年感恩教育、节约教育、劳动教育》等讲稿10余篇四万余字。收集资料,编写讲稿是一件很劳神、很费心血的事,我认为,为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辛苦一些也是很值得的事,退休后做一名义务法律工作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总觉得,人生最艰难的莫过于过程,生活的美感来源于奋斗过程的本身。
为了丰富讲稿内容,我精心收集《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刊载的有关关爱青少年的文章、短信等信息资料,为我进校园讲法所用。如《检察日报》(未来周刊)中刊载的“青春不能被刺痛”、“谁把烟卖给了他”、“意大利父母怎样参与孩子成长”、“伸把手,拉住悬崖边的孩子”等文章资料都是我从报刊上剪裁收集的。25年前一起青少年杀人案公诉词我至今保留着,因为他是我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极好的反面教材。
二、进课堂讲法,用法治启迪孩子心灵
校园是青少年最密集、最集中的地方,要让青少年在心灵上扎下遵纪守法的根苗,我把进课堂讲法作为送法进校园的主要方式。自2002年至2011年,我深入到市铁路小学、大榆树镇中心校以案讲法。由于讲课前细心备课,讲课自如轻松,学生听得入神。讲课结束,不少班主任老师向我索要讲稿,学校还将我的讲稿复印发到各班主任手中,作为班会课内容。2020年至今,在市老科协领导支持下,我先后到上街基镇清化小学、市第七小学、双语学校讲法进课堂四场次。通过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案例讲解,潜移默化的用法治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增强了青少年法制观念,表示立志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送法进校园我不拘泥于课堂讲法单一方式,我还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用文学韵味写成案例通讯发送到学生手中。如结合案例编写出了《逮捕令下达前的风云》《爱恨交加中的一声巨响》《子夜山村血案》《白衣天使中的败絮》《妙龄女惨死后的启示》等文章,印制小册子发送到听课的学生手中,学生们读后感受颇深,感慨地说:只有学法、懂法、守法,才能远离犯罪,才能不会失去人生宝贵的自由。
请专家进校园讲法。2002年至2013年,在我被检察院返聘专门从事院里简报信息工作期间,我仍然不忘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在肩负老科协份内工作的同时,又从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角度出发,做一名“五老”志愿者。一次,我在《检察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检察官丁树达10年深入11个省市地区为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于是我大胆地向时任检察长提出邀请丁检察官来富锦为青少年讲法制教育,检察长当即采纳我的建议,富锦市检察院在黑龙江省第一个请来法制教育专家为全市五所中学、三所小学开展法制教育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4千余人,此举在市内引起良好反响,受到市人大、市政法委的充分肯定,省检察院为富锦检察院专门发了简报。
三、创新关爱途径,甘做护花春泥。
关爱青少年成长工作是一项面向未来,关乎民族复兴伟业,关系千家万户的育人工程。俗话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着、实践着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多重有效途径,不拘泥于仅仅是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创新关爱方式,收到比较理想效果。
一是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研究。2021年,在检察院批捕、起诉部门配合下,查阅2018年—2021年四年来法院对青少年犯罪案件判决书,写出了题为《对于2018—2021年51起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和《对2018年—2021年26起青少年遭受不法侵害案件的调查思考》。在掌握大量案件事实基础上,指出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规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
二是深入看守所、拘留所开展青少年犯罪问卷调查。退休返聘以来,在检察院监所科配合下,我多次走进羁押场所对在押的青少年开展面对面的谈话,问他们平时最爱看什么题材的电视片?问他们是否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你学过法律知识没有?在看守所里有没有自由?你最想的人是谁?你最恨的人是谁......谈话中,我帮助他们查找犯罪原因,启发他们悔过自新。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东平社区协助下,组织10余名度假儿童和5名社区居民到东祥社区吕生老人家里,听他把一家三代四人送到军营,有的成长共和国军官的故事,使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为吕生老人一家赠送一面“送亲人参军,保卫祖国光荣”锦旗。
三是深入村屯开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与法治宣讲。2024年春,在市老科协、市关工委支持下,我和4名五老人员深入大榆树镇庆胜村为30多名村民现场讲解家长如何维护子女合法权益,如何预防子女不良行为,并将该村确定为“青少年零犯罪法制教育宣传点”当场挂牌。村民张某儿子因伤害罪被判缓刑,听完讲法后他说:“孩子要是早点学学法律,哪能栽那么大跟头”。
四是开展青少年文身预防。2022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意见》后,结合我市青少年文身渐多的实际,我和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冒雨驱车深入市内三家文身服务店,宣传国务院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规定,与文身业主面对面交谈文身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得到文身业主的认同,表示绝不向青少年提供文身服务。今年5月,我以学校为服务对象,为市内4所初中学校送去《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十条忠告》图版和《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和家庭财产安全十条忠告》宣传图版。2023年,我带领4名退休老同志亲临新建的市第八小学参观,领略了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面貌的巨变,体会新时代我市教师队伍的风采。
荣誉和奖章总是与奉献者结缘。或许是因为我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做了些工作,2024年8月,我被黑龙江省关工委评为“最美五老”,并多次受到市关工委、市老科协的表彰,这更加激励我老有所为、银发争辉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