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盛村距市区东北25华里,为大榆树镇管辖,户籍在册437户,人口1201口人,有耕地12840亩,人均耕地7.5亩,在本村居住的240户,流动人口612户。
针对庆胜村人多地少,土地钱搭子地占耕地总数的50%,土地贫瘠,村民多是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束缚,想致富找不到门路的实际,市老科协会长朱福昌、副会长王利君、马友、会员毕维友等人到庆生村现场办公。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建议庆胜村发展蔬菜棚膜经济,此建议镇政府和村干部采纳。2018年在市农委大力支持下,当年建暖棚30栋,冷棚66栋,全部承包给12户村民。由于承包户缺少大棚经营经验,最初两年没收回成本,2020年发展大棚效益逐年提高,2024年全村每栋大棚纯收入1.5万元。远远高于大田收益。主要种植二茬作物。头茬种香瓜、西瓜,第二茬种豆角儿、大白菜。2025年各大棚承包户头茬甜瓜西瓜。营销结束,收益高于上年。正在移栽二茬豆角秧苗儿,以及今年各户收益要高于上年,有望每栋大棚收入达1.7-1.8万元。通过电商渠道、推介产品销售蔬菜客商自己采摘。2024年玉米种植地价高、卖价低,大棚每户收入是玉米种植户的3倍以上。
老科协建言献策,助农的主要做法:
鼓励和支持村干部,特别一把手。过去庆胜村班子软,作风不正,歪风盛,村民人心散。换届后,杨世玲任支部书记,表现突出,群众满意度高,作风正。老科协两次邀请到杨世玲到老科协做工作报告,几次组织庆胜村调研。择成专人撰写杨世玲人物先进事迹,在媒体刊登。
2、介绍外地经验,借鉴外地经验
为了让庆生村借鉴外地典型经验、副会长马友深入该村。春。包干村干部,村民代表会议,介绍我市兄弟村屯一村一品的经验做法。介绍华胜村发展庭院经验,介绍长安镇太安村发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经验介绍,宏胜、兴隆部分村屯发展养殖鸭鹅的经验介绍,大屯村兴办农家饭庄,锦山黑鱼泡发展旅游业等做法,通过推兄弟村屯广开产业门路,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增强了村民和村干部开辟致富门路的信息,广泛采集致富信息,为我所用。尽快走上致富路。催人奋进的经验介绍会,村民看到了希望,增进了信心。书记杨世玲表示,不辜负老科协的希望,攻坚克难,带领一班人和村民努力拼搏,在发展大棚经济的同时,再开辟几条增收致富途径,在任期内让庆胜村经济大发展,村貌有大变样,人均收入有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