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佳木斯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网站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自然造化任风流
2018/8/29 9:16:12

 赏析《开江》一诗的恢弘物象

作品赏析/富锦市老科协张家繁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申士杰先生创作的《开江》一诗,炼句自然顺畅,铿锵有力,将开江的恢宏气势描写得栩栩如生,读来品味有三,实为写景构建物象,衬托自然伟力之佳作,值得赏学。

七绝  

         连日阴霾在沤汪,坚冰千里裂声狂。

万钧驱赶非人力,转瞬清流送远航。

 

   作者起句运用因果联系炼句,点明自然界物候变化的到来,开江前闹江的季节总是春雨连连,天气阴凉,天色晦暗,春风阵吹,阴雨点江,江面上一天蓝白、一天暗蓝,冰面上水汪汪、岸边沿流水缓缓流动。大自然在告知人们,这是春雨春风润春江了。此时季节的变化,江冰虽然还有一米左右的冻层,但是春江的冰层已经是立茬的,春雨点缀、春风吹裂,不消几日,千里玉龙就要脱妆了。首句以自然景象变化为开江渲染了自然造化的物象,将开江前的环境气氛,点燃烘托得自然可感。其开江前的自然规律蕴含句中,一种自然界的伟力,令读者猜测开江是文开江呢?还是武开江呢?

 

二句紧承上句铺陈,将武开江的气势、以千里的裂声,用一个“狂”字来形容,表明自然界的伟力——裂声响彻千里,声势浩大,势不可挡,咄咄逼人。每年一到开江时

节,沿江城市的百姓,都要到江边目睹“冰凌挤动沙沙撞,白玉脱妆朵朵涌。”你看那一会功夫,巨大的冰凌被挤上了江堤,当下游冰凌挤撞迭起,江面便开始涨水,水涨冰

凌就高,挤、挤,有的爬上小岛、有的涌上大坝,时有险象发生,时而挤涌起千堆雪,时而断续江面,如白玉朵朵,沿江而下。作者以“坚冰”反衬开江之势锐不可当,一种自然界的伟力造势,使开江之势尽显风流。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人们观赏开江的物象,但是,此诗象中之景已尽在其中了。由此可见作者炼句前后照应,以自然景物物象的变化来衬托人们利用自然伟力、顺应自然伟力的哲学思想。

 

三句承接上句氛围,生发开去,另辟蹊径,以议论句式发表感慨。这千里裂声没有自然界的万钧之力怎么能使坚冰的玉龙在阵裂声中脱去玉妆呢?作者以“万钧”代指自然界,表达了自然界的物候季节变化这一规律是人力不可抗拒的。

 

结句用“转瞬”承接“万钧”,这自然界既有万钧之力,又有润物无声之功。你看那瞬间,巨大的冰凌,一会功夫,被挤撞得七零八落,蜿蜒千里,化为清波万顷,大江东去。开江了,静静的江面,春风万物,复苏的岸柳伴随着百舸争流,开启了春的远航。

 

赏析全诗,作者描写自然景物寓以深刻道理,通过开江选材炼意,探寻了自然界的物象发展变化规律。作品中,作者以反衬手法揭示其自然规律。诗中以“坚冰”反衬“裂声狂”,以“万钧”、“转瞬”反衬“非人力”,将开江的恢弘物象于景中之景衬托出来,留给读者去联想,表现了作者炼字、炼句在绝句中的巧妙运用。此诗初看视乎平常,细揣摩,上下句之间联系紧密,承接自然,留有广阔空间,构成多角度形象思维,给读者以深

思、遐想、灵动之感,从景物变化中得到一种启示,感叹。由开江前的环境伟力———到开江时的恢弘伟力——到转瞬间的万顷清波浩瀚伟力,层层深入,将天动——冰动——水动的物象——情动,描绘得动感如神,妙趣横生。作品中,作者惜字如金,炼字前后照应,形象语言、物象语言尽显其中,摈弃了诗词创作中,诗友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短短的绝句中,选用抽象、概念话的词语来作诗,直白,没有物象、形象,造成空洞无味的毛病。而

该诗的创作,体现了作者诗词创作所要把握的严谨,式合、字顺、情真、味厚、格高的特点。